欢迎访问兰州大学党委深改办、发规处

最新更新

首师大成立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9-10-31 字体大小 T |T

    10月29日,首都师范大学举行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成立大会。首师大校长孟繁华宣布研究院成立决定:为深化“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关键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积极推进技术与教育交叉融合,构建“三优”联动育人创新机制,引领未来教师教育、基础教育前沿研究,培养面向未来教育的一流人才,学校决定成立首都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长由中科院院士郑志明担任,常务副院长由首师大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蔡可担任,副院长由首师大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孙众担任。

    首师大党委书记郑萼在致辞指出,首都教育是首都“四个中心”建设的支撑和基础,也是全国教育很重要的一个风向标。如何为“四个中心”服务,对培养未来学生的关键能力和综合素养,对未来教师的执教能力水平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现在,我们正处在数字化时代向智能化时代发展的关键关口。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脱离互联网环境,没有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几乎是不可能的。学校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成立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以及在教师教育、基础教育领域的研究积淀,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引导培育力度,深化人工智能背景下学校的科研、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使命。

    郑志明指出,研究院不只是教育技术的研究,要面向2035和2049这两个关键时间点,从基础教育抓起,布局提升首都乃至全国的良好教师教育生态环境,为国家战略的实现提供充足的创新资源、软环境资源。蔡可介绍了研究院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服务社会的工作目标,并从聚焦前沿课题深化研究工作、教师教育课程教学试点改革、项目驱动科技成果转化、协同创新整合资源等角度介绍了具体工作举措与正在开展的一些研究计划。

    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指出,要深刻把握人工智能引发的全方位教育变革,积极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多层次前瞻研究,同时也审慎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潜在性教育挑战。他希望,该研究院能够发挥出研究平台、教师培训平台、人才培养平台的作用,要出成果、出人才、出团队。

    李奕肯定了在北京市教育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指出研究院的成立对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服务基础教育的意义,并对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田慧生提出,研究院要能够发挥出研究平台、教师培训平台、人才培养平台的作用,出成果、出人才、出团队。任友群阐释了人工智能教育作为手段方法和内容支持两方面的内涵,AI时代的老师可能被重新定义,人工智能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融合速度也将加快;首都师大成立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站位高,有一定的前瞻性,相信能够做出引领性的成果。

    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依托教师教育学院、协调信息工程学院,整合各院(系)优势资源共同开展工作,目前已启动北京-宁夏“互联网+教育”试点、双师同屏云课堂、“互联网+项目学习”课程建设、“互联网+阅读”共读计划、基于数据的自适应学习、AI背景下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诊断等重点项目。立足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将积极推进技术与教育的交叉融合,力争促进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在教育垂直领域的深度应用与双向融合,最终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