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兰州大学党委深改办、发规处

最新更新

依靠综合改革推进“双一流”建设

发布时间:2017-10-14 字体大小 T |T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西北大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深化改革作为内生动力,不断加快“双一流”建设步伐。

  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格局。学校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全国重大典型侯伯宇、全国道德模龚全珍等师生、校友先进典型群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挖掘、凝练和升华办学精神,紧密围绕“三热爱”和“四个自信”,明确工作主线,强化责任落实,初步形成与建设一流大学相适应的具有西大特色和风格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和做法,教育和引导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构建起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格局。

  把深化改革作为内生动力,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西北大学作为全国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单项试点单位和陕西省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勇立改革潮头,审时度势,达成共识,认为学校要实现内涵式发展,根本动力依然在改革,因为改革没有政策壁垒,没有身份限制,谁先改革创新,谁就先赢得机遇、享受改革红利。

  我校的综合改革,瞄准“双一流”建设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破解体制机制问题这个核心,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使院系成为真正的办学主体。通过管理模式的改革,使学校的发展模式由学校单一牵引模式升级为每一个学院都发力的“动车模式”。

  学校层面通过破解体制要动力。通过实施“统筹管理、分类指导、一院一策”,进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把学校的权力、资源向下沉、向下放,在权利和资源配置等方面赋予院系更大的自主权,使每一个院系都成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动力源。

  院系层面通过活化机制要活力。围绕“问题找准了没有,目标定位好了没有”,在职称评审、奖惩分配、管理考核等方面,破解束缚教师积极性、影响院系发展不公平、不科学的瓶颈和问题,让每个教师都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源和发力点。

  为实施好“一院一策”改革,学校同时启动管理部门的改革。通过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明确各部门职责边界,建立质量标准,提高工作效能。根据总体办学目标,优化体制架构,优化管理和服务工作流程,构建富有活力和弹性的工作机制。

  2016年以来,学校首先在生命科学学院、地质学系开展了试点改革,赋予了两个院系充分的自主权,在教师职务评审、师资博士后管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科研成果认定、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以及经费预算等方面,下放给两个院系分别达20多项。试点不到一年,改革的效果就逐步显现,青年教师不再要课抢课,坐回了实验室,专家教授回归了讲台,广大教职员工谋事的氛围更强了,做事的动力更足了。

  一年多来,两个院系在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高水平论文发表、高层次人才引育、国家级平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地质学系早期生命演化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封面亮点论文,对人类早期祖先的认知由距今5.2亿年前推至5.35亿年前,引起了国际学术界轰动。与此同时,改革的聚合效应也彻底激发了全校师生的工作干劲,有力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以人才工作为例,今年的高层次人才项目申报呈现爆发式增长,国家“千人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申报均比去年度提高了2倍多。

  在今后的“双一流”建设征程中,我校将秉持回归常识、抓住本质、尊重规律、注重长远的理念,牢固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忧患意识,“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超常规发展意识,“先行先试、敢闯敢拼”的创新意识,“奋勇争先,争创一流”的进取意识,在深化改革的同时,同步推进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建校、开放办校、依法治校等战略工程,为实现国际知名的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标而不懈奋斗。

   (作者:王亚杰,系西北大学党委书记;郭立宏,系西北大学校长)